我院李越、陈晓睿等随校语言文化交流团赴菲律宾调研交流

时间:2009-04-01浏览:369

 寒假期间,我校分派三支语言文化交流团队伍赴菲律宾远东大学(Far Eastern University)、瑞吉娜卡麦丽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 Carmeli)和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作交流。我院李越、陈晓睿等学生通过选拔,以校语言文化交流团交流生的身份参加了此行中菲友谊交流。

在菲期间,交流生亲历了有关菲律宾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讲座,进行了丰富的实地考察,并为菲律宾当地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此次交流不但使同学们对菲律宾有了更直接深入的了解,而且加强了我校与菲律宾大学的交流与友谊。

上述三所大学的师生给予交流团师生很高的评价,认为此次交流让他们感受了中国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中国文化的底蕴以及汉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的魅力。

 

实践队员与远东大学表演队同学(着黑色表演服)在校园内合影

李越(Leo 赴菲律宾远东大学:

“这是菲律宾排名第四的大学,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学校,却拥有超过23000名学生,拥挤的校园却显得井然有序,学校没有宿舍,操场和教学楼间的休息区成了学生们课余集聚的场所。同样是东方文化,地理的差异还是带来了别样的异域风情。我们有幸听到了原汁原味的英文礼拜,参加了最为震撼的学校81周年校庆,见证了张卫健和张茜新婚的幸福,聆听了菲律宾国家银行主席前来讲座。学校给我们安排了看似紧密的课程及交流计划,试图用两周的时间让我们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了解菲律宾的林林总总。

记得在我们来到的第一天,听到的菲律宾人似乎被贴上了恐怖的标签。我们被告知不能单独出行,晚上最好不要出去,身边少带些钱等等。而十五天的身临其境,菲律宾人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他们的友好。无论是在我从包里取出相机后,有当地人提醒我把包关好,还是进入学校时,学校保安略带僵硬地说出中文下午好,感动之余更多地是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当我们真正走出国门时,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这次游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更改变了我对于朋友的认识,让我有信心去面对陌生的他们,直到成为彼此的友人,就像谁说的‘走出去,才会有更广阔的天空’。”

实践队员与瑞吉娜卡麦丽大学学生结束SCPP时的合影

 

陈晓睿(Serena) 赴瑞吉娜卡麦丽大学:

“瑞吉娜·卡麦丽大学座落在马尼拉郊区的小城镇Malolos,这里的学生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研究生,我们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惊喜。参观了许多博物馆(Philippine Museum, Ayala Museum)和历史悠久的大教堂(Barasoain Church, Cathedral)知道了很多关于菲律宾的音乐、舞蹈、体育、语言、绘画和当地的风俗的知识;领略了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的真本事;尝试学习他们的母语——菲律宾语;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上体育课,学习当地传统的舞蹈(phil. folk dance)。我们还有幸得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上专业课,了解了国外重实践的教学方式,我们的专业在那里称为HRM(Hotel Restaurant Management),在中国的农历新年我们在Mall Of Asia过了一个难忘又不同的除夕。

我想用英文来表达对这次实践的总结:My  stay in URC is really an unforgettable time in my life.It more than widened my horizons, it gave m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friendship. It provided us a way to share our diverse cultures. in our classes in the Philippines, we are not only taught our students Chinese, but also share our culture.

 

 

 

                                                                 记者 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