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该为传承传统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月五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缅怀已故先人。旅游1602团支部以此为契机通过采访亲友、分享故事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清明,传承”团日活动。
吴铮庶:
在温州清明节农村里有一个习俗,就是村里会轮流举办餐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样是我们没到清明节就会吃芥菜饭,芥菜年糕。如果没有轮到也是需要做芥菜饭何芥菜年糕的。另外在不同地方,风俗习惯是有点不一样,在我家我们习惯做的是清明饼,而不是青团。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通过我们的行动表达对已故人的思念。
庄若愚:
4月4日晚上,外婆叫我和她一起做青团。青团的皮通常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而我们家的青团又有着自己的特色馅儿:雪菜冬笋瘦肉。这个咸口儿的馅儿是由外婆亲自挑选食材、亲自搅拌调制的,虽然是咸味但却淡淡的,丝毫不腻口,这也是我最爱的青团口味。外婆先把艾草打成汁儿,把糯米和成大个的比较软团子,然后我学外婆把艾草汁加入糯米团中,同时不断捏揉使两者充分混合,这样外皮就做成了。之后我们把青团皮截成一个个小个,按压将其展开,用筷子把做好的馅儿加进皮里,再包起来用手轻轻揉搓几下,使其完全贴合成为团状,青团就做好了。
黄倩:
家中也会准备清明团子,将艾草打成糊状,与米粉相和作皮,将豆腐干、早笋、雪菜、肉丝等搅拌作馅,做成咸味馅儿的清明果。追忆祖先、菜肴一桌,即清明。
陈媛:
清明节我去给先人扫墓献花祭拜,去山上踏青采了映山红并且和爷爷奶奶做了青团。青团的做法是先将嫩艾放入锅中焯水再捞出捣烂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三鲜馅,捏拢收口,搓成圆球。最后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上锅蒸约15分钟就做好了。
孙雪晨:
趁着清明节去了一下绍兴,众所周知,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所以我去了解了一下鲁迅的家训。去绍兴当然免不了要去鲁迅故居和鲁镇一探究竟,我们应该是从小学的课本上开始认识鲁迅了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亲眼看到鲁迅笔下的那些事物还是很有感觉的。说实话,说起鲁迅故居,其实我都能想象到是啥样子,比较严肃正经的老宅,事实也果然如此。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百草园,可能也是因为在春天,园子里充满了生机,不想其他那般死气沉沉,鲁迅先生笔下的的那个百草园马上就在脑子里活了起来的感觉。鲁迅先生的母亲是一位饱受痛苦磨难的女性,一连串的不幸,使这位坚强贤惠的女性立下了一条家规:“用坚强抵御软弱,用笑脸抹去泪水,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绝不倒下。”在好家规的熏陶下,鲁迅从小就学会分担母亲的重担,他秉承母亲的性格,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屈从别人,对母亲百依百顺,从不顶撞。个人觉得,鲁迅的成就与家规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李鹏超:
清明节,我来到了“运河第一香”——香积寺。在寺中游玩片刻,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穿着香积寺义工的衣服,不停的在寺里穿梭忙碌。趁他闲下来的时候,我去小聊了几句。他说,他母亲信佛,常在家里做功课,也经常在工作之余来香积寺做义工。久而久之,小伙子也诵起佛经,做起义工,而他也不过是个初一的孩子。今天香积寺有清明法会,一早就来了的他全程在场接受佛音洗礼。我想心中有信仰,肩上担大义,就是这一家流传下来的家风了。
沈紫莹、吴梅丽:
今天在钟书阁采访了一位老婆婆,她和她的子女一起来这家网红书店买书。在子女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一起坐在自家门槛上阅读,从小人书到故事书再到各种名著。现在孩子长大了,带着她来书店看书。虽然看的书变了,看书的地点也变了,但是他们一起阅读的习惯还保留在现在。
韩娜娜:
听朋友讲,高中的一次研学旅行恰逢清明时节,而她又来到了绍兴古镇,于是在临走的那天,买了一瓶雄黄酒送给家中习酒的外公,外公很是高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大多是因为亲人远逝,无法承欢膝下,但是大多数人记得清明节,却忘记了家中任存的亲人。清明节的存在不是让我们流于形式流程或者放个短假,更多的是真正意识到亲人的意义,陪伴的意义,减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清明之孝不是每年一次的扫墓,而是心中的时刻的敬畏。
李虹:
我的家乡在广西百色一个叫旧城的村落,四周群山环绕。祖先的骨灰一般都是埋在山上,因此清明和重阳便需要上山扫墓。亲戚们一般都会到场,常见的和不常见的,我们这几个稍小些的孩子就等着长辈们拿着大大的铁锹铲走墓旁杂乱疯长的野草,而后点上两根大火烛,摆出一盘盘鸡鸭肉和蔬果,据说祖先“吃”过的东西,我们再吃才显出敬意,并且还能交上好运。完成后孩子们便来烧纸钱。不管是谁都顶喜欢烧纸钱,蹲在那里看着火苗狂窜。因为有些墓地离得远,就索性大家在墓地旁围坐在一起,将祭给祖先“吃”过的食物在山上直接分食了,有说有笑的。我想祖先若是能看到后辈是如此地融洽,大概也是欣慰不已的。往年我最期待的食物莫过于特制的捞米粉。一大筐扁平的米粉带到山里,和上用酸笋、番茄等调制好的酸甜酱,干捞一番,尤其美味。将要离开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在墓前跪拜着敬酒,酒壶在四个酒杯里上方来回三次,可诚心许下心愿。最后一部分是轰天的炮竹,火红的长条鞭炮绕在坟上,形成鲜明的比对,我们就在震天响的炮竹声中,于弯曲难行的小道上渐行渐远了。
我们虽多与逝世许久的祖先不甚熟悉,但每年的祭拜仿佛又是一场沟通,与祖先的,与亲戚们的,像一条无形的线始终将整个家族牵在一起。百善孝为先,“孝敬”二字不可分割,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各种方式不断传承,也始终被世人铭记。
邓南新:
清明节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重视,很多诸如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传统习俗已经不再继续,最多也就剩下扫墓这一项了。记得小学时期,学校后面就立着张维烈士墓,每年清明,学校都要组织全体师生去献上一份敬意,每次扫墓的同时也是新的一批少先队员的到来,现在仍记得自己从被六年级的学长学姐教会系红领巾到五年后帮学弟学妹系红领巾的场景,为烈士献上小白花的场景,第一次在烈士纪念碑前演讲的情形。
吴铮庶:
在温州清明节农村里有一个习俗,就是村里会轮流举办餐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样是我们没到清明节就会吃芥菜饭,芥菜年糕。如果没有轮到也是需要做芥菜饭何芥菜年糕的。另外在不同地方,风俗习惯是有点不一样,在我家我们习惯做的是清明饼,而不是青团。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通过我们的行动表达对已故人的思念。
庄若愚:
4月4日晚上,外婆叫我和她一起做青团。青团的皮通常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而我们家的青团又有着自己的特色馅儿:雪菜冬笋瘦肉。这个咸口儿的馅儿是由外婆亲自挑选食材、亲自搅拌调制的,虽然是咸味但却淡淡的,丝毫不腻口,这也是我最爱的青团口味。外婆先把艾草打成汁儿,把糯米和成大个的比较软团子,然后我学外婆把艾草汁加入糯米团中,同时不断捏揉使两者充分混合,这样外皮就做成了。之后我们把青团皮截成一个个小个,按压将其展开,用筷子把做好的馅儿加进皮里,再包起来用手轻轻揉搓几下,使其完全贴合成为团状,青团就做好了。
黄倩:
家中也会准备清明团子,将艾草打成糊状,与米粉相和作皮,将豆腐干、早笋、雪菜、肉丝等搅拌作馅,做成咸味馅儿的清明果。追忆祖先、菜肴一桌,即清明。
陈媛:
清明节我去给先人扫墓献花祭拜,去山上踏青采了映山红并且和爷爷奶奶做了青团。青团的做法是先将嫩艾放入锅中焯水再捞出捣烂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三鲜馅,捏拢收口,搓成圆球。最后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上锅蒸约15分钟就做好了。
孙雪晨:
趁着清明节去了一下绍兴,众所周知,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所以我去了解了一下鲁迅的家训。去绍兴当然免不了要去鲁迅故居和鲁镇一探究竟,我们应该是从小学的课本上开始认识鲁迅了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亲眼看到鲁迅笔下的那些事物还是很有感觉的。说实话,说起鲁迅故居,其实我都能想象到是啥样子,比较严肃正经的老宅,事实也果然如此。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百草园,可能也是因为在春天,园子里充满了生机,不想其他那般死气沉沉,鲁迅先生笔下的的那个百草园马上就在脑子里活了起来的感觉。鲁迅先生的母亲是一位饱受痛苦磨难的女性,一连串的不幸,使这位坚强贤惠的女性立下了一条家规:“用坚强抵御软弱,用笑脸抹去泪水,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绝不倒下。”在好家规的熏陶下,鲁迅从小就学会分担母亲的重担,他秉承母亲的性格,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屈从别人,对母亲百依百顺,从不顶撞。个人觉得,鲁迅的成就与家规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李鹏超:
清明节,我来到了“运河第一香”——香积寺。在寺中游玩片刻,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穿着香积寺义工的衣服,不停的在寺里穿梭忙碌。趁他闲下来的时候,我去小聊了几句。他说,他母亲信佛,常在家里做功课,也经常在工作之余来香积寺做义工。久而久之,小伙子也诵起佛经,做起义工,而他也不过是个初一的孩子。今天香积寺有清明法会,一早就来了的他全程在场接受佛音洗礼。我想心中有信仰,肩上担大义,就是这一家流传下来的家风了。
沈紫莹、吴梅丽:
今天在钟书阁采访了一位老婆婆,她和她的子女一起来这家网红书店买书。在子女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一起坐在自家门槛上阅读,从小人书到故事书再到各种名著。现在孩子长大了,带着她来书店看书。虽然看的书变了,看书的地点也变了,但是他们一起阅读的习惯还保留在现在。
韩娜娜:
听朋友讲,高中的一次研学旅行恰逢清明时节,而她又来到了绍兴古镇,于是在临走的那天,买了一瓶雄黄酒送给家中习酒的外公,外公很是高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大多是因为亲人远逝,无法承欢膝下,但是大多数人记得清明节,却忘记了家中任存的亲人。清明节的存在不是让我们流于形式流程或者放个短假,更多的是真正意识到亲人的意义,陪伴的意义,减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清明之孝不是每年一次的扫墓,而是心中的时刻的敬畏。
李虹:
我的家乡在广西百色一个叫旧城的村落,四周群山环绕。祖先的骨灰一般都是埋在山上,因此清明和重阳便需要上山扫墓。亲戚们一般都会到场,常见的和不常见的,我们这几个稍小些的孩子就等着长辈们拿着大大的铁锹铲走墓旁杂乱疯长的野草,而后点上两根大火烛,摆出一盘盘鸡鸭肉和蔬果,据说祖先“吃”过的东西,我们再吃才显出敬意,并且还能交上好运。完成后孩子们便来烧纸钱。不管是谁都顶喜欢烧纸钱,蹲在那里看着火苗狂窜。因为有些墓地离得远,就索性大家在墓地旁围坐在一起,将祭给祖先“吃”过的食物在山上直接分食了,有说有笑的。我想祖先若是能看到后辈是如此地融洽,大概也是欣慰不已的。往年我最期待的食物莫过于特制的捞米粉。一大筐扁平的米粉带到山里,和上用酸笋、番茄等调制好的酸甜酱,干捞一番,尤其美味。将要离开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在墓前跪拜着敬酒,酒壶在四个酒杯里上方来回三次,可诚心许下心愿。最后一部分是轰天的炮竹,火红的长条鞭炮绕在坟上,形成鲜明的比对,我们就在震天响的炮竹声中,于弯曲难行的小道上渐行渐远了。
我们虽多与逝世许久的祖先不甚熟悉,但每年的祭拜仿佛又是一场沟通,与祖先的,与亲戚们的,像一条无形的线始终将整个家族牵在一起。百善孝为先,“孝敬”二字不可分割,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各种方式不断传承,也始终被世人铭记。
邓南新:
清明节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重视,很多诸如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传统习俗已经不再继续,最多也就剩下扫墓这一项了。记得小学时期,学校后面就立着张维烈士墓,每年清明,学校都要组织全体师生去献上一份敬意,每次扫墓的同时也是新的一批少先队员的到来,现在仍记得自己从被六年级的学长学姐教会系红领巾到五年后帮学弟学妹系红领巾的场景,为烈士献上小白花的场景,第一次在烈士纪念碑前演讲的情形。
殷晓妍:
清明节睡了一天。回家的路真是太过艰辛了,但终究还是要回家,我们对于归家的执念总是会在这样的特殊节日里彰显出来。清明节本该回家祭祖的日子,却因为补觉而错过了,有些失落。印象里是挎着一个装满“红包”的小篓和爷爷一起去扫墓,爷爷咕咕哝哝地说上几句,传递的是一份深深的思念。田间开得满满当当的油菜花,交错的小路,一堆燃烧的热烈的纸钱,定格了整个清明的画面。
林雪源:
清明我一个人去看了电影《暴裂无声》。忻钰坤这名字不好记,但一部《心迷宫》让我再也忘不了。
豆瓣8.6分,位居TOP250的167位,21世纪口碑最好的华语片之一,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几乎没有导演能在处女作就达到这样的成就。
170万的超低投资也没能对《心迷宫》的优秀形成干扰,忻钰坤在叙事上的纯熟稳健让人很难相信这竟是他的长片处女作,用多线叙事的方式极为清晰的讲述了一个几乎无法三言两语就概括清楚的黑色幽默犯罪故事。
而新电影同样令人拍案叫绝。山丘的崩塌只在一瞬,人性之恶则层积叠累,贪婪、自私、冷漠,无边的欲望恣意横流,真相被掩盖、腐蚀,早已成千沟万壑。尽管片中配乐稍显过满,但仍磅礴大气,俯拍镜头下的山路曲折蜿蜒,如寻找真相之途步步维艰。更令人震撼的是影片中无声的部分,在长久的压抑、无力之后,沉默爆发的一刻,布衣之怒亦能使血流百步,于无声处听惊雷。
站在现实的路口,追忆过往,方能继续前行。清明传承,一份沉甸甸的文化。
清明节睡了一天。回家的路真是太过艰辛了,但终究还是要回家,我们对于归家的执念总是会在这样的特殊节日里彰显出来。清明节本该回家祭祖的日子,却因为补觉而错过了,有些失落。印象里是挎着一个装满“红包”的小篓和爷爷一起去扫墓,爷爷咕咕哝哝地说上几句,传递的是一份深深的思念。田间开得满满当当的油菜花,交错的小路,一堆燃烧的热烈的纸钱,定格了整个清明的画面。
林雪源:
清明我一个人去看了电影《暴裂无声》。忻钰坤这名字不好记,但一部《心迷宫》让我再也忘不了。
豆瓣8.6分,位居TOP250的167位,21世纪口碑最好的华语片之一,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几乎没有导演能在处女作就达到这样的成就。
170万的超低投资也没能对《心迷宫》的优秀形成干扰,忻钰坤在叙事上的纯熟稳健让人很难相信这竟是他的长片处女作,用多线叙事的方式极为清晰的讲述了一个几乎无法三言两语就概括清楚的黑色幽默犯罪故事。
而新电影同样令人拍案叫绝。山丘的崩塌只在一瞬,人性之恶则层积叠累,贪婪、自私、冷漠,无边的欲望恣意横流,真相被掩盖、腐蚀,早已成千沟万壑。尽管片中配乐稍显过满,但仍磅礴大气,俯拍镜头下的山路曲折蜿蜒,如寻找真相之途步步维艰。更令人震撼的是影片中无声的部分,在长久的压抑、无力之后,沉默爆发的一刻,布衣之怒亦能使血流百步,于无声处听惊雷。
站在现实的路口,追忆过往,方能继续前行。清明传承,一份沉甸甸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