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实务论坛系列讲座之一: 城市绿地的空间正义

时间:2020-11-26浏览:660

1125日上午,我院在下沙校区顺利举办了《城乡空间结构与形态》实务座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阳博士受邀作为主讲嘉宾,与城乡规划系18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城市绿地的空间正义”的座谈。陈阳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治理、空间公平与正义、生态空间管制等,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SustainableCities and Society、生态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担任城市研究Top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审稿人,曾获中国地理学年会(华东区)和浙江省地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此次座谈通过腾讯视频会议举行,院内外师生参与聆听了此次座谈,华东理工大学施苗英老师、浙江树人大学张亮老师受邀一同参与此次线上座谈。

1.jpg

上午8:05座谈正式开始,由《城乡空间结构与形态》课程主讲教师、也是此次座谈的组织者张琳琳老师对嘉宾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陈博士的学术经历和城市空间领域研究的丰富经验,座谈的主题是一次交叉学科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希望引起同学们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社会效应的关注和重视,以期为大家带来有益的指导和启发。

在座谈的上半程,陈博士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切入,提出了城市绿地Green Space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从规划现实来看,城市开发中消失的绿地以及城市绿地在空间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十分突出。据此,陈博士详细阐述了什么是空间正义、绿地空间正义的认知与局限,为同学们介绍了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在介绍完基础背景后,陈博士着重围绕大数据在城市居住区绿地空间公平问题方面的应用展开,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德地图规划路径功能的可达性方法,用于计算绿地可达性,结合链家网房价数据表征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采用二元Moran‘s I、多元回归和空间滞后回归等方法分析居住区绿地可达性的空间不平等性。从城市空间重构和中产阶级化两个视角,分析上海绿地可达性的空间不平等驱动机制。整场座谈会深入浅出,轻松的段子与严谨的科研思考相得益彰,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2.jpg

座谈后半程,张琳琳老师主持了互动问答环节,并邀请同学们与客邀嘉宾一同参与了互动讨论。期间,华东理工大学的施苗英老师就绿地数据的筛选标准、二元Moran’I方法、绿地与房价的关系等相关问题提出了疑问与建议,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