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曲颖
电子邮箱:rosemaryquying@126.com
办公地址: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527室
一、个人简介
曲颖,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吉林通化人,本、硕(保送)、博(保送)皆毕业于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读博期间参加国家公派联合培养项目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访学一年。毕业后先后在东南大学、海南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工作。浙江省旅游青年专家(拔尖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海南省拔尖人才、教育部博士、硕士论文评审专家,海南省省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目前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旅游刊物上发表文章近60篇,其中SSCI文章15篇(1区13篇,2区2篇),国内旅游学权威刊物《旅游学刊》9篇、《人文地理》6篇、《旅游科学》4篇,其余重要刊物如《南开管理评论》、《外国经济与管理》、《经济管理》等。目前主持并结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等项目11项。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Tourism Manage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Review,《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杂志匿名审稿人。
二、研究方向
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大数据分析、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旅游社会学。
三、教育背景
2008年9月-2011年6月,南开大学旅游学系,博士(保送)
2006年9月-2008年6月,南开大学旅游学系,硕士(保送)
2002年9月-2006年6月,南开大学旅游学系,学士
四、职业经历
(一)学术经历
2021年2月-至今,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E类引进人才;
2015年7月-2020年11月,海南大学,高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带博士生1名、硕士生导师);其中2016年晋升为副教授;
2011年7月-2015年6月,东南大学旅游学系,讲师;
(二)海外经历
2010年1月-2011年1月,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联合培养访问学者(国家公派)。
五、主讲课程
(一)本科生: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消费者行为、管理学原理、国际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游客源国概况、旅游研究方法、旅游企业服务营销与管理。
(二)研究生:旅游管理文献导读、旅游管理前沿专题研究(旅游市场营销专题)。
六、科研服务
(一)近五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纵深推进的品牌化模式研究(16BGL119)],主持(结项);
[2] 浙江省旅游管理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数字旅游背景下目的地形象投射有效性的“外显-内隐”测度对比研究:以杭州为例(1040QT0122012)]主持(在研)
[3]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大数据与实验技术整合应用下的杭州旅游目的地“主-客”形象新对比策略 (2023QN078)] 主持人 (在研)
[4] 浙江工商大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目的地依恋维度驱动下大众游客的“情理合一”亲环境心理塑造(3091JYN9921002G-215)] 主持人(在研)
[5] 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生命周期变迁下海南旅游品牌资产的增值路径研究(2019RC086)] ,省自科系列,主持,在研;
[6]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品牌载体的整合驱动机制与甄选标准研究(718MS034)],主持(结项);
[7] 南海名家“育才计划”青年项目,主持(结项);
[8] 国家旅游局规划基金项目 (重点),[中国旅游竞争力培育研究—定位模式创新的视角(16TACK007)],主持(结项);
[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地区滑雪旅游产业竞争潜力评价及路径选择研究(17CDY014)],第1参与人(在研);
[10]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旅游背景下海南海滨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政策研究(HNSK(YB)16—7)],第1参与人(结项);
[11]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居民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区开发绩效研究(HNSK(JD)17—07)],第1参与人(结项);
(二)目前社会兼职
海南省定安县政府旅游产业顾问,海南省农业厅旅游智库专家,《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专刊《旅游与款待业中的消费者心理》客座主编、《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编辑部匿名审稿人,《当代旅游》编辑部编委。
七、近五年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1]Ying Qu, Yinyin Dong*, & Feifei Xu. The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of design characteristics in determining the recall and persuasiveness of seaside destination slogans. Tourism Management(SSCI一区),2022.08.
[2]Ying Qu, Yinyin Dong, & Guopeng Xiang*. Attachment-triggered attributes and destination revisi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SSCI一区),2021.07.
[3]Ying Qu*, Ruitao Han, & Yinyin Dong. An attachment-based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destination attributes: Drawing on the 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SSCI一区), 2023.01.
[4] Ying Qu, Qing Zhou, Yangfeng Guo, & Hongyan Yang*. Differences in destination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of first-time and repeat 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SSCI一区),
2023.11.
[5]Ying Qu, Limei Cao & Feifei Xu*. Design of an attention-grabbing destination slogan using
the attenuation model.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SSCI一区),2020.03.
[6]Ying Qu*, Guopeng Xiang, & Yinyin Dong. Network mechanism contrast: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projection-perception’ contrast of the destination image.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SSCI一区),2022.04.
[7] Ying Qu*, Wenwen Wang, & Ruitao Han. A multi-method study of the emotional mechanism linking seaside destination attributes and tourists’ revisit intention.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SSCI 一区),2023,04.
[8]Ying Qu*, Hailin Qu & Ganghua Chen. Market segmentation for a leverage revitalization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The case of US leisure tourist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SSCI一区),2018.12.
[9]Ying Qu*, Feifei Xu & Xingyang Lyu. Motivational place attachment dimensions and th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tention of mass tourists: A moderated meditation model.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SSCI一区),2019.06.
[10]Ying Qu*, Limei Cao & Xu Wang. Diversifie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in the forma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 attachment.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SSCI二区), 2021.05.
[11]Limei Cao, Ying Qu* & Qi Ya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ourist attachment to a destin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SSCI一区),2021.04.
[12] Yinyin Dong(研究生),Ying Qu*. The impact mechanism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ourists' restoration perception on destination attachment: A resource conservation perspective.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SSCI一区), 2023.08.
[13]Yinyin Dong,Ying Qu*. The mechanism of body–mind integr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destination attachment: A comparison of first-time and repeat tourist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SSCI一区), 2022.12.
[14]Limei Cao, Dengming Xie*, & Ying Qu. 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experience co-creation: How pre-trip involvement prompts destination loyalty. Tourism Management,(SSCI一区),2023.01.
[15]曲颖,董引引*. “官方投射形象-游客目的地依恋”网络机制对比分析——以海南重游驱动为背景.《南开管理评论》(CSSCI),2021.10.
[16]曲颖,吕兴洋*.实现精准目标市场识别的美国入境游客分析.《旅游学刊》(CSSCI),2017, 32(1):22-31.
[17]曲颖,吕兴洋*,沈雪瑞. 大众旅游价值导向调节下地方依恋维度的“亲环境”驱动效应. 《旅游学刊》(CSSCI), 2020,35(3).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8]曲颖*,周曦.旅游目的地口号的记忆效应和说服效应整合研究——以国内海滨目的地为例.《经济管理》(CSSCI), 2018,40(7):178-192.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9]曲颖,曹李梅*,杨琦.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的建构与解构. 《人文地理》(CSSCI), 2020,4:128-134.
[20]曹李梅、曲颖*.旅游口号设计框架构建及其偏离分析:基于衰减器作用视角.《人文地理》(CSSCI),2018,163(5):143-151.
[21]曹李梅、曲颖*. 热带海岛型目的地情境下旅游者地方依恋:心理归因及其形成机理. 《人文地理》(CSSCI),2019,169(5):135-159.
[22]董引引,曲颖*.目的地依恋记忆的动态表征:从初游到重游的情感迁移——以海南岛为例.旅游学刊(CSSCI), 2022,37(07):95-106.
[23]董引引,曲颖*.滨海目的地“投射形象网络机制”对比研究:差异化竞争定位的契机. 《旅游科学》(CSSCI)2021.10.
[24]董引引,曲颖*.感官刺激如何激发情感?多感官旅游体验对目的地依恋的持续性影响机制.旅游科学(CSSCI),2022,36(02):101-121.
[25]曹李梅,曲颖*.我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口号设计的核心模式与尺度差异—基于对1133条旅游口号的内容分析.《管理现代化》(北大核心), 2018,2: 62-64.
[26]曹李梅,曲颖*.旅游口号的内源性-外源性设计模式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北大核心), 2018,38(2):97-101.
[27]房孟春,曲颖*.基于文本评论的在线民宿信誉评价指标关注度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北大核心), 2018,37 (5):123-127.
[2]陆一帆,曲颖*.江南古镇旅游者地方依恋元素识别与维度构建——以乌镇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北大核心),2021,40(03):93-98.
八、获奖及荣誉
(1)2021年11月获“浙江省青年旅游专家(拔尖人才)”称号;
(2)2019年11月获“南海名家(青年)” 称号;
(3)2019年10月获海南省“拔尖人才”称号;
(4)2021年12月获“海南省省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称号;
(5)2020年6月获中国旅游协会“新时代旅游行业女性榜样”题名称号;
(6)2017年10月获海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